-
朝陽小學應用普及教育信息化模式
“朝陽小學教育信息化模式”是在典型的為進城務工子女而新建的學校,師資薄弱、匱乏,學生基礎差,家長普遍文化水平低的情況下,全方位采用“硬件+教育云平臺+智能終端”的一整套日照才寶教育服務系統,進行深度融合使用,并且配套了相關培訓、引導、評比、考核等機制,做到班班通,天天用,最后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教學、教研、管理的系統方法。
學校從2016上半年開始學校全面應用日照智慧校園平臺,配套安裝26套普及型錄播系統,成為首個實現錄播系統“班班通”的學校,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才寶“校園云平臺+錄播教室+應用終端”的模式,使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發生深刻改變。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提高了教學質量,增進了家校溝通,提升了學校的社會滿意度。
在2年的使用過程中,2018年日照市朝陽小學被教育部表彰為
“全國網絡學??臻g普及用優秀學?!?,
同時被教育部評選為
“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學?!?。
朝陽小學模式的意義
(1)通過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小學階段學生對基礎學習的差異,同時可以進行個性化教育,很好地落實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2)通過學習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內容,從小培養孩子探究性思維,對于創新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3)通過家校共育模式,很好化解了長期以來普遍存在的家校矛盾,贏得較好的口碑,同時引領社區發展,提高公民素質。
(4)我國目前依然面臨因大量務工子女進城而新建小學的情況,朝陽小學模式為這樣的小學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5)朝陽小學的教育信息化模式為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全面落地提供了范例。
-
中樓鎮中心小學帶村小“1+N”模式
“中樓鎮中心小學教育信息化模式”是在典型的偏遠鄉鎮以中心小學為法人代表來統一管理周邊7個完全小學,面臨相距遙遠,管理不便,老師和教學資源匱乏,老師水平差,教育設施落后等問題時,采取了中心小學和每個完全小學安裝一套錄播設備;所有小學都統一使用才寶教育云平臺,開通班級、教師、學生空間;鼓勵所有學生開通智能終端,隨時進行互動等,并結合日照才寶教育服務系統,配套了《中心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三年規劃》、《中心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考評辦法》等,形成了一套與教育信息化深度結合,高質量的,能切實落地偏遠鄉鎮以中心小學為法人代表“1+N”的教學管理模式的系統方法。
中樓鎮小學模式的意義
(1)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將中心小學與完全小學緊密聯系起來,實現管理、教研、教學的互通有無,能真正切實地落地我國廣大偏遠鄉鎮普遍實行的“1+N”中心小學法人制的教學管理模式,提高落后鄉鎮的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提高教學水平。
(2)有利于緩解鄉村普遍存在的家長素質不高、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乏的問題,補充家庭家庭教育的不足,家校共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有利于緩解鄉村師資匱乏、教師水平不高、教學資源匱乏帶來的教育均衡及以此引發的相關社會問題,有利地促進了鄉村教育的進步和發展。
-
開發區中學教育信息化模式
“開發區中學教育信息化模式”是在典型的中國三、四線城市初級中學,一方面面臨教育信息化趨勢,需要主動融合,一方面面臨普遍的升學壓力,同時學生青春萌動、叛逆等,身心健康和安全要高度關注等情況下,通過采取統一使用才寶教育云平臺,開通班級、教師、學生空間等;通過才寶系統培訓家長使用信息化工具,引導家長,深化家校共育;問題導學,微課助力,號召廣大教師使用微課功能進行磨課,錄制優質微課資源,形成優質教育資源,豐富了教學資源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出臺相關保障機制等,形成了一套與教育信息化有機結合,符合中學階段實際的系統教學管理方法。
開發區中學教育信息化模式的意義
(1)讓教育信息化切實地服務于中學教育,同時滿足國家和教育部門對于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走出一條符合中學教育的新路子,可以供其他相同階段中學參考和借鑒。
(2)走出了一條用教育信息化來有力緩解初中學生青春期難以管理和學習習慣難養成的問題的路子,探索出了中學家校共育切實落地的方法,值得借鑒。
-
日照市區域整體教育信息化模式
“日照區域教育信息化模式”是在國家和地方關于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相關政策的指引下,為了進行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統籌管理,提高區域教育質量,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等,通過與日照才寶教育服務系統充分結合,認可“以區域為中心,以學校為基本單位”開展教育信息化的理念。
日照教育信息化由全市進行統籌安排,安裝錄播系統,搭建三級云平臺,普及視頻應用,實現研管一體,建設三層空間,平臺空間互聯互通,深化教學六項應用,全面提升教學水平。
安裝錄播系統:全市統一實施錄播系統覆蓋工程,一期工程完成安裝才寶錄播系統426套,覆蓋全市每所中小學校,實現校校錄課。錄播全覆蓋后,在日照市建成國內首個集視頻生產、層級管理、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于一體的教育云。所有資源經過教育云學校、區縣、市三級審核篩選,提高資源質量,持續建設優質教育資源庫,全市共建共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搭建三層平臺:全市統籌,搭建“市教育云平臺——區縣教育云平臺——學校數字校園平臺”三級管理審核;
普及視頻應用:以視頻評選和直播的形式,開展在線教研、在線評課等教學科研活動,培養教師隊伍,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教育管理水平。以互動直播的形式,開展同步課堂教育幫扶,使優秀教師資源向薄弱學校傾斜,實現一校帶多校,同上一堂課,促進教育公平。
建設三層空間:開通“學??臻g——班級空間——師生空間”三級空間;功能模塊涵蓋展示、教學、教研、管理等;
家長可以通過學生賬戶登陸;每一層平臺功能模式相同;每一層平臺主體擁有其對應的自主權、管理權、審核權等;教育主體基本全覆蓋,每個主體可以在整個區域系統瀏覽、學習;與外地市教育云等進行跨區域資源共享;資源隨時隨地上傳、審核、優化等系列舉措,并且鼓勵各地學校依托日照才寶教育信息化模式進行自我特色化的信息化辦學,最后形成了一整套與教育信息化創造性結合,關于區域教學、教研、管理,構建區域良好教育生態,促進區域教育繁榮的系統方法。
日照教育信息化成果(2017-2018年)
日照教育云注冊用戶27萬余人,各類教育教學資源170萬件,每日持續增量近萬件。教育局開展直播活動238次,開展網絡評課300余次,形成協作組1700余個。開通兩件總訪問量近2200萬次。
日照市區域整體教育化模式
(1)教育的特殊性要求進行區域的教育活動,要在有規劃的組織管理下開展。日照市的區域教育信息化模式,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中國教育的“放管服”難題,為其他區域進行的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有借鑒意義的落地方案
(2)日照區域教育信息化模式因為自身結構的優良、技術的精湛、使用方便快捷等,在很好地服務日照區域的教育業務的同時,還非常有利于進行高質量的教育援疆等教育扶貧,響應國家號召。
(3)這一套深入打磨,技術與教學業務過程、教育體系結構、教學規律緊密結合的區域教育信息化模式,能夠使教育信息化真正幫助教育相關方的教育實踐,真正被一線教育工作者接受和喜歡,不再因為教學、技術“兩張皮”而增加負擔,真正實現教育的革命。
(4)打造區域教育信息化系統平臺,對老師進行客觀、科學地評課。讓老師的授課可以受到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價,并接受區域內相關各方的廣泛監督,有利于促進教師隊伍的健康成長。
(5)通過區域教育信息化模式實現了區域教育資源的匯聚,一方面,共享的區域資源庫有利于促進區域的教育均衡,緩解社會矛盾,解決部分地區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另一方面,龐大、成體系的高質量教育資源為多種辦學模式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教育生態的繁榮。
-
牡丹區教研體系應用模式
牡丹區教育局在全區中小學校普及安裝使用才寶教育錄播教研系統,半年時間開展教研直播活動86次,不到一年時間教研平臺總訪問量達400多萬人次。借助新教育和信息化兩個動力,啟動新教育十大行動,積極開展網絡教研活動,構建學校發展共同體,推行“五研一體”教研機制,開展“五課型”系統活動,利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活動深度融合,在牡丹區教學教研平臺上,建立起獨具特色的教學教研體系,進行教學創新,打造出“新教育+互聯網+教學教研”的牡丹區教研特色。